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大明1805> 第六一五章 朝与野生产过剩吏部尚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一五章 朝与野生产过剩吏部尚书(1 / 2)

朱靖垣听着儿子的说法,真的是稍微有点意外的。

朱迪镧这个让官员定期下台的制度,要设计形成两个互相针对的官僚群体,有点像前世泰西的多党制。

多党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遏制官僚体系腐败。

但是和所有的制度一样,一旦机构本身的组成部分腐化了,遏制腐败的方法也就会变得流于形式。

比如美利坚的两党,已经形成了轮流上台疯狂捞钱,下台之后互相不揭老底的默契。

除非有人动了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才有可能会被神经病枪手做掉。

其他人只要在规则之内捞利益就不会有事。

不过也就是看起来有点像而已。

大明就算真的要建立官僚群体轮换制度,本质上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制度。

泰西式朝廷的基础,是多党制度与选举制度。

从上到下的各级衙门主事官员,通常是定期选举直接产生的。

然后这些被选出来的主事官员,直接任命自己圈子内的人去当各部门官员。

大明朝廷不可能实施这样的制度。

同时,大明的官员晋升和任职,都是由吏部及下属衙门负责,都是要通过考核筛选的。

不可能允许主事官自己去选人,就算是秘书都不能让他们自己选。

具体应该怎么搞,有太多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吏员异地任职的问题同样很多。

让本地人当本地的吏员,不只是因为口音问题,更多的还是成本问题。

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楚本地的具体情况。

如果一定程度的可控的腐败,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行政效率,那么这种腐败就是可以忍受的。

基层吏员用本地人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于是朱靖垣直接反问:

“你这个官僚体系轮换制度,有成熟的想法和方案吗?

“你怎么建立两个相互独立甚至敌对的官僚体系?具体以什么条件来区分体系?

“怎么避免两个体系互相串联并形成默契?

“两个体系轮换期间,下台的官员如何安置?享受什么待遇?

“如何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彻底核查?

“两个体系轮换的时候,必然会导致的衙门事务混乱,如何做好预防和应对?

“以后如何选官?

“关键是你考虑过两套官僚体系的成本问题吗?

“还有吏员异地任职的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基层行政效率会因此降低多少?”

朱迪镧面对这些质问,也老老实实的回答:

“儿臣目前其实只有比较笼统的想法,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详细的可以执行的方案。

“具体而言,就是将各个衙门的官僚,都分成‘朝’、‘野’两个群体。

“‘朝’者在朝执政,正常任职并处理衙门政务。

“‘野’者在野整肃,接受审查和考核,接受任职和监督教育,并根据成绩和能力预先安排好职务。

“监督在朝体系的所作所为,统计和整理官方和民间的数据,向陛下和百姓汇报实际情况。

“每三年一次,由陛下、百姓、在野体系的三方,共同评估在朝体系过去三年的总体执政水平。

“总体优秀者,可以继续在朝执政三年,最多可以连续在朝两次总共九年。

“连续在朝两次之后必须下野,由原来的在野群体上朝执政,并核算对上一体系在朝时的政绩。

“在野者只有大力揭露在朝者的错误和腐败,才有机会让在朝者提前下台。

“上朝之后也必须大力清查对方的错误和腐败。

“这两个群体应该不需要专门划分,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在野者都是攻击在朝着的盟友,在朝者之间也可能是敌人。

“所有人下野之后,如果能够通过核查,那么可以选择退出官僚体系,以后也不再参与上朝。

“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官僚体系,应该能够继续得到一定的俸禄。

“这种做法有可能会让实际的官僚数量翻倍,肯定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

“在两套系统切换的时候,也会有短时间的混乱,以及额外的资源消耗。

“所以就要考量,这种财政负担和资源消耗的增加,能够能够被带来的反腐收益所覆盖。

“还要考虑我们的管理机构能否确保相对公正的执行这个体系。

“历史上很多政策不是不好,而是当时不具备实施条件,或者是收益覆盖不了成本,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需要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做更加详细的评估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实施。

“以及具体如何实施,实施到什么程度和级别。

“还是必须要在生产力达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实施。

“或者是要通过制度细节设计,尽可能降低不执政的人员系统的消耗。

“至于吏员方面,儿臣其实还有另一个想法,应该能够略微减少本地吏员的负面作用。

“就是在最为富裕的本土地区,动员民间新生代的有钱有闲的人,充当基层吏员或者是民间监督者。

“为了鼓励他们参加,可以拿出基层的爵位来。

“在家乡衙门工作满五年,综合评价得到优秀的,就可以得到官身待遇。

“工作满十年,综合评价仍然是优秀的,可以得到终身乡士爵位。

“工作满十五年,综合评价仍然是优秀的,可以得到终身乡绅爵位。

“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考虑衙门原有考核标准,加上他们接待过的百姓的直接评价。

“整个过程和结果都要在衙门互联网上公开。

“这些人已经没有直接经营的产业,本身也不缺少金钱用度,现在开始追求荣誉感了。

“朝廷的官身和爵位对他们应该是有吸引力的。

“只是我还不确定,这些设想是否合理,关键是成本和可行性如何,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

朱靖垣听到儿子没有大包大揽,直接说他自己也不能确定的事情,反而是在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不确定的事情,可以先做个局部的试点,观察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推广。”

朱迪镧没有任何意见的直接答应着:

“儿臣明白。”

朱靖垣轻轻点头,然后继续问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果四大产业集团生产的商品,大面积的堆积无法售出,应该怎么处理?”

朱靖垣说的其实是生产过剩,就是社会上的商品生产总量,大幅度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是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

不过大明的经济结构特殊,并没有生产过剩的说法。

朱迪镧听了之后有些不确定的说:

“生产的商品……大面积堆积了?

“那可能是因为,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客户当前的收入能够购买的数量。

“本质上应该是生产力上升了,但是百姓的收入和购买力没有同步上升。

“这种情况持续累积,就有可能会发生经济危机了。

“所以这时候是不能减产的。

“因为减产就要减少奖金,甚至要降低工人的工钱。

“大量的工人收入降低了,市场的购买力也会进一步降低,东西更加卖不出去。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这时候可以由朝廷出面给工人发钱应急。

“但是不能过量,直接发一大笔效果未必好,发多了还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

“然后提高最低工钱标准。

“让社会上最大规模的群体的基本收入持续稳定的增加。

“不过,直接发钱和提高工钱,都会让市场上的货币增加,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普遍上涨。

“百姓可能会因此觉得手中的钱不值钱了。

“所以,还要让四大产业集团同步开始大范围的降价促销。

“反过来倒逼货币相对商品的价格升值。

“具体应该发多少钱,提高多少最低工钱,降价促销的规模和折扣,都应该有专业的计算。

“让市场上的金钱数量增加的突出,总的商品供应数量同步增加。

“最终让生产力与购买力增长趋于平衡。

“普通百姓会感觉手上的钱变多了,市场上的东西还变得更加便宜了。

“而这本来就应该是生产力上升的直接结果。

“如果想要趁机清理民间厂商,可以直接使用更大幅度的降价促销。”

四大产业集团本来就是寡头垄断厂商,只是有朝廷的限制和要求,才形成了有限的竞争机制。

如果朝廷要求他们合作,同时大规模的降价促销,那就是垄断厂商倾销砸盘。

理论上可能会导致货币升值、资金出逃、通货紧缩。

但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是无处可逃的,只能硬吃这种倾销的冲击,或者干脆退出市场。

通货紧缩也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实际体现。

因为没有其他的货币可以对比。

在现有的普通消费群体看来,自己手上的钱数量是没有变的,只是市场上的物品便宜了。

最终结果就是物价下降,货币相对物价升值,货币购买力上升。

强行抚平生产力与购买力的差额。

技术水平不够,所以生产成本较高的厂商,或者是没有足够现金储备,过度依赖借贷的厂商,都可能在这个市场结构调整过程中倒闭。

朱靖垣听完之后,也没有回应朱迪镧应该怎么办,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

打开计算机上的电子诏令系统,亲自拟定了一份任命圣旨。

在计算机内用了电子签字之后,打印出来再次手动签字,最后现场直接递给了朱迪镧。

朱迪镧双手接过来的时候,下意识的以为是吏部尚书的任命书。

看了一眼才知道是册封自己为郡王的命令。

朱迪镧莫名的松了口气:

“谢父皇……”

朱迪镧最想要的就是爵位封号,这意味着以后每年能拿更多俸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