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国产动画,跟低幼沾不上任何关系,更像是“实验性”作品。
一大批画风、内容都不是那么适宜孩子看的动画纷纷面世。
这既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大批作者对于经历一个特殊时间段后艺术创作力的爆发。也是因为政策上的宽松让创作者有充分的自由。
《天书奇谭》的播出,在80年代末,并不算特别起眼的浪花。但是偏偏精美的人物设定,惊心动魄的动作场景分镜,无一不是在告诉国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动画。
迅速的,这部动画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阵旋风。
不少人看过第一集之后,早早的在电视机前守着等待着第二集的播出。
在第十集的时候,不能说是万人空巷,但初中以下的孩子,大多会跑到其他人家中蹲守在电视机前看一集动画。
所有孩子都在讨论天书里面的道法究竟还有哪些。
水法、火法、雷法究竟哪种法术更厉害。
男生们在讨论蛋生和上官佐助到底谁更厉害。
女生们在讨论宁次和佐助谁更帅。
而大人们也在关注、探讨。这样一部动画片的出现,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还是是好在哪,不好又不好在哪。
专家和学者在报纸上撰文,有赞美的,有批评的。
一时间,这部动画片竟然成了一个争论的载体。争论的核心是:中华文化到底是进步的还是腐朽的?
随着国人的眼界日益广博,正眼看世界,张嘴必欧米已经成为了某种当下流行的政治正确。而中华传承千年的文化,却不由自主的与过时、落后联系在一起。
而这部动画的出现,正是当下这种思潮的一种碰撞,这种碰撞已经超出了动画片所想要表达的那种含义,而被某些人看成了一种攻击华夏文化的一个阵地。
其实想想多可笑,一部动画片成了舆论的焦点,甚至都不是因为孩子应不应该看的问题。
而是这部动画片正不正确的问题。
不少沪市的媒体纷纷将目光转向了由美影厂退休人员组成的动画公司,将话筒递给了他们,想从他们嘴中得到一个答案。
但是这些老先生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活成了精,大谈动画制作不易之余,绝口不提记者们想要知道的那些东西。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