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h1>第217章赵普之死</h1>
廉县一战,契丹军退缩至西京道,兵锋不敢过后套。仆骨、同罗等族慑于黑雕军军威,竟相派出使臣,献上牛马等礼物,河套之地皆在黑雕军控制之下。
契丹皇帝耶律述律得知西京道耶律大光战败而归,隔夜宿醉顿时被吓醒。他从幽州等地调来一万多契丹军,补充到西京道,让他们与大林军作战。
此时,契丹军朝纲松驰,军政荒芜,除了耶律大光,没有人想去和河套大林军死战。几位契丹将领避开灵州,率军进攻实力相对较弱的府州,斩杀了一些百姓,谎称打败了数支大林军队。耶律述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按照侯云策最初计划,黑雕军只是扫荡后套的一万多契丹军,没有想到,契丹大将耶律述律竟亲率大军南下,黑雕军虽然蒙受不少损失,可是以沉重的伤亡战胜了数万契丹大军,一战定河套。
此战后,侯云策反倒有些心事重重,俗语说: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也不知陛下林荣会如何看待此事?
侯云策字斟句酌地写了一封奏折,报告了近期边事战情。
奏折发出之后,侯云策出灵州,过西会州,到靖远城,然后折回同心城。每到一处,必要隆重祭奠阵亡将士,看望伤残军士,然后和各营军官痛饮美酒,醉卧军营。
巡视一圈,足足用去了一个月时间,至六月中旬,侯云策才回到灵州。回到灵州七书,欲调赵普到殿前指挥使杨光义帐下任行军司马一职。
赵普在廉县主持民政之事,郑州、许州先后有数千户上万名老百姓迁到了廉县。一年来,赵普主持完成了城墙的初步修缮工作,同时在黄河两岸整田修渠,廉县城外大片荒地已有了一些往日模样。开春以来,廉县城外呈现出久违的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农田外围则是大片葱绿的草场,不少调皮捣蛋的年轻人,在草场上骑马追逐,学着放牧打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得到这两份情报之后,侯云策分别招来石虎、梁守恒和钱向南到书房议事,应对变局。
过了近一月,七月中旬,吏部文书到了灵州,不过,只有调动赵普之文。
七月二十日,赵普依令向大梁出发,
赵普在黑雕军中已有近两年时间,按照黑雕军规距,文武官员都必须参加部队的晨训。这两年时间,不管风霜雨雪还是风和日丽地天气,赵普都依律参加训练,即使在廉县期间,也严格遵守这个命令。
赵普和刘成通、孟殊、沈怀镜等众文官,渐成文武兼备之士。
黑雕军两年,留给赵普许多美好的回忆。当灵州城渐渐消失在身后,赵普重重叹了一口气。
显德三年,赵普和杨光义在淮南相识,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赵普所学甚杂,能观气,殿前司第一勇将杨光义方面大耳,为人豪爽侠义,颇有帝王之相。从大武以来,皇帝不过是“洛阳刺史耳”,谁的手中掌握有雄兵,谁就有可能问鼎中原。
赵普心中就有了辅佐杨光义的心思。
来到侯云策帐下之后,赵普仍和杨光义保持密切联系,常有书信往来,杨光义对黑雕军很感兴趣,赵普也常在信中介绍黑雕军情况。
随着黑雕军在西北战场节节胜利,赵普对侯云策也越来越佩服,开始在侯云策和杨光义两人之间犹豫不决。
黑雕军虽强,但是地处西北,远离了政权中心,历来左右政局变化的都是处于中枢之地的禁卫之军,边境之军再强,也只能称霸一方,左右不了全国局势。杨光义在禁军中威信颇高,极似本朝太祖,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若要成事,必为杨光义。最终,赵普还是选择了杨光义。
赵普一行全是快马,沿马岭水南下,沿途有驿站提供住宿,很快就到了河中府。
洛水、无定河、黄河都要穿过河中府,河中府过往商贾颇多,虽说大林朝颇有中兴之相,可是在交通便利的水岸边,仍然活跃着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盗贼,衙门屡次征伐,甚至动用的河中府牙兵,无奈盗贼们滑如鱼鳅,让官军们无处着力,所幸盗贼都是本地人,向来只求财不伤人,衙门无奈之下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七月二十五日深夜,天空如被惊雷击破,倾盆暴雨猖獗了整整半夜,无定河水暴涨。黄河两岸的居民心又悬了起来。
良山驿站是河中府城外最好驿站,显德四年初,房舍经过重新翻整,虽说雨大,屋内却没有一处漏水。
良山驿站接待过无数南来北往的高官显贵,赵普这种极别的官员更如过江之鲫。赵普出身小吏世家,对人情世故极为了解,找到驿丞,送上几贯林元通宝,很快就和朱驿丞搭上关系。
朱驿丞就让赵普住进了一个单独小院子,还豪爽地送过来两根新鲜羊腿。
赵普的一名随从在廉县学得一手煮羊肉的好手艺,煮了一大锅香气扑鼻的羊肉汤。朱驿丞是大腹便便的汉子,素来喜美食,爱喝上一口。他没有想到羊肉汤会有这么香法。虽隔着院墙,谗虫已从肚子里被勾了出来。朱驿丞提了一罐侯家商铺送来的老酒,一摇一摆地来到了赵普所住的小院子。
正在酒酣饭饱之际,一名精瘦年轻人来到了院中,老远拱手道:“好香肉汤,朱驿丞有妙食为何不请三郎?”
三郎是河中府参军事,二年前由许州来到河中府,他为人八面玲珑,上上下下都能说得上话,三郎和朱驿丞也是极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吃喝玩乐,间或还一起到妙香楼风流快活。
朱驿丞笑骂道:“我说是谁,原来是三郎,你真有口福,来尝尝塞外好滋味。”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