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修真小说>剑来> 第24章 请出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请出拳(1 / 2)

陈平安再一脚,脚尖戳中对方腰肋部,将那身躯在地上弹起的古巫给踹出去。

若非麻衣粉碎的古巫临时更换一件崭新麻衣,差点就要被这一脚给拦腰踢断。

古巫单掌拍地,止住倒滑身形,飘然起身,刚站定,不等有所动作,就瞧见了一张越来越清晰的面孔。

陈平安双手拽住对方的胳膊,使劲往外一扯。

再以头撞头。

一条胳膊被撕扯得当场断裂,被他随手丢出。

古巫还剩下一条胳膊。

陈平安一记膝撞,硬生生将对方打得身体前倾,顺势一并扯下剩余那条胳膊,再以肩头撞在对方心口处。

如锥凿山。

简简单单的一记肩撞,就有铁骑凿阵的沙场声势。

古巫被撞得倒退出去,身形堪堪在神台边缘站定。

陈平安手腕轻轻拧转,将手中胳膊远远抛还给对方。

古巫刚刚以心念将率先被拔掉的胳膊驭回身边,与肩头断口处衔接,很快就自行缝补起来,再抬手接住第二条胳膊,他此刻身上衣下裳的麻衣,又有变化,已经变成最为粗粝的生麻材质,不缉边,稀稀拉拉,如凡俗用刀刃斩断。果然是那斩衰的礼制,要比齐衰更高一层。

是了。

作为人间大地之上最早与神灵沟通的大巫,对于远古神道的崩塌和消亡,当然会给予最为礼数隆重的祭奠和哀悼。

古巫身披不同规格、礼制的麻衣,就是不同的肉身坚韧程度,不同的武道高度,不同的精粹香火承载数量。

一袭飘摇青衫,光脚站在雪白神台之上,一手握拳负后,一手摊掌朝前。

哪怕相隔一万年,古巫也能清晰理解对方的意图。

请出拳。

曾经享受无数大地生灵顶礼膜拜的古巫,他在神台之上,曾经见过无数伏地生灵的头颅和背脊。

在那之后,对方好像画地为牢,至多移动单脚,任由古巫近身展开攻势。

雪白神台之上,好像同时出现了千百个麻衣身影,青色始终唯有一抹。

两股浓稠如水的磅礴拳意,浩浩荡荡,如人间两江汇流处的景象,颜色各异,一青一黄。

古巫的递拳速度、力度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不知是何神通,竟能调用一部分陈平安的外在拳意。

此外古巫竟然还能将自身拳意模仿诸多神通,将其“道化”在神台,拳意攒簇如飞剑结阵,裹挟风雨雷电之大道真意,古巫甚至还能随意“显化”出一把把远古神兵,例如其中就有狭刀斩勘,专破武夫体魄一些关键地界的“龙脉”。

后世武夫,哪里能够想象,武道能够如此通神?

终于被一腿狠狠扫中脸颊。

陈平安身体纹丝不动,只是歪了歪脑袋,吐出一口血水。

反倒是古巫被巨大的冲劲,站在了十数丈外,小腿处白骨裸露,已有细密裂纹,一缕缕淡金色的鲜血顺着小腿滑落在脚踝,流淌在纤尘不染的雪白镜面。

对面那位站在万年之后武道之巅的青衫男子,虽然他并未言语,但是古巫可以明显感知到对方的意思。

弱,太弱了!

————

观战的,没有谁觉得陈平安会输,但是也没有几个,认为陈平安可以赢得如此轻松。

徐獬觉得先前刚到国师府,还要推衍、如何破解压胜之法,显然是自己想多了。

只要被陈平安近身,自己必死无疑。问题是如何做到不让陈平安近身?无解!

至于大骊京城里边,除了道号撄宁的宋云间,极少数能够一看究竟的,有坐在火神庙藤架石磴上边的封姨,她今天难得没有喝酒,双肘抵住石磴,笑容玩味,仰头望向天上的战况,依稀觉得那位彩脸古巫有些眼熟,只是当年神道崩塌之后,她这类旧神灵,除了神位的贬谪和神职的减少,而且随之损失了许多难以追溯的记忆,尤其是等到小夫子绝天地通,如她之流的远古神灵,就更如凡俗的“老来多健忘”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话说回来,某种意义上,亦可算是一桩幸运事。

还有老车夫苏勘,在自家院内摆了一张小桌子,桌上搁放着两碟酱菜,坐小板凳的老人抿一口酒,吧唧嘴,夹一筷子菜,嘎嘣脆,咯吱作响,津津有味。方才瞧见了那位白骨道人的几种看家本领,他这位曾经坐镇玉枢院斩勘司的远古神灵,难免觉得碍眼极致。

再就是袁化境、道士葛岭这拨留在京城的地支修士。

葛岭轻声问道:“真不用把周海镜他们几个喊回来?”

袁化境摇头道:“没必要。”

可惜受京城阵法限制,他暂时无法将心声传递出去,不过相信以陈国师的事功,总不能亏待了自己。毕竟地支一脉杀力的提升,除了周海镜武道境界拔高的“乘算”,接来下就该轮到袁化境飞剑“夜郎”的品秩提升了。

葛岭他们几个,能够看个大概情况,既有一种“我与国师是一个阵营”的定心丸,也有一种“好像我们也吃过类似苦头”的心有戚戚然,总之他们就是心情复杂至极。

还有京城钦天监一位学问通天、却至今白身的客卿,手捧一摞书籍,正在仰头观天。

猿蹂栈青玄洞外的崖畔,竹素看得头皮发麻,也亏得那位远古大巫骨骼足够强硬,否则就要被隐官直接扯下一颗头颅了吧?

不是竹素见识短浅,所以大惊小怪,只因那是一种与问剑截然不同的景象和意味。

如同一个身穿儒衫的文弱书生,在那荒郊野岭的书院遗址席地而坐,大嚼一盆鲜血淋漓的生肉,一抬头,依然笑容和煦。

怪不怪?

这要把彻底放开手脚的隐官丢到蛮荒天下去,啧,她不敢想象那些画面。

以庞然身躯围住京城的青丘旧主亦是心惊不已,那古巫武道造诣如何,请神降真的手段何等精通,她还是清楚的,在关押他们这些犯上者的那片地界,“历史上”曾经有过数位熬不过光阴冲刷肉身的大修士,也不好说他们是一心求死,还是道心崩溃导致走火入魔,就想要越过那条“锁链”,无需阍者出手,古巫就会出面拦阻,一一将其击毙。故而野心勃勃想要立教称祖的白骨道人,这一路“蹚水”重返人间,数次刻意拉拢,无名无姓的古巫只是沉默,不予理会。

大概是为了纾解心中压力,青丘旧主故意岔开话题,不谈那场擂台演武,询问白景一句,“你与他是道侣了?”

谢狗揉了揉貂帽,“关你屁事。”

青丘旧主的那张狐脸,也能风情万种,嫣然而笑道:“他好像受伤极重,偏要意气用事,逞强递剑,不怕养伤不成反而继续跌境,白景妹子,你也不拦上一拦?”

谢狗扯了扯嘴角,“骚狐狸只晓得床笫欢愉,其实懂个屁的男女情爱。”

既然两情相悦,决心结为道侣了,而且他们都是纯粹剑修。那么白景也好,谢狗也罢,她就要更加尊重小陌的所有递剑与不递剑,尊重他的犯错,犹疑不决,或是尊重他的不计后果,义无反顾,总之就是要尊重他全部的好与坏,生死和自由。

这才是剑修白景万年以前是如何、万年以后便是如何的情爱。

青丘旧主卷起一只雪白狐尾,遮住半张面孔,如仕女以纨扇遮脸,“情爱一物,任你清也好浊也好,总也绕不过爱欲之欢,如今学道人不解此间真意,将此事贬低为什么房中术,哪里晓得天地本就如逆旅,修道求仙岂不是人人在房中,白景妹子,是也不是?不如让姐姐教教你?”

谢狗抖了抖袖子,满脸杀气,威胁道:“浪蹄子,攮你啊。”

她实则以心声说道:“有无道书秘笈,可以送我几本,最好是带图画的。”

谢狗不忘额外提醒一句,“对了,阿紫姐姐,秘籍内容也别太歪门邪道了,总要兼顾上乘道法为佳。”

青丘旧主以狐尾轻拂眼睑,感叹道:“谁能想象,白景这般纯粹至极的剑修,也要堕入情教,迷途不知返。”

谢狗立即翻脸不认人,破口大骂道:“骚婆娘大言不惭,给脸不要脸是吧?”

青丘旧主唏嘘不已,那条狐尾轻轻垂地,它颔首道:“有,怎会没有,若是能够等到此间风波平歇,姐姐送你几十部便是。”

与白景闲聊之际,她难免心中痛惜苦闷,吾山孩儿辈落魄久矣。

毕竟是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谢狗见她顺眼几分之后,便好言劝说道:“姐姐也不必愁眉苦脸,天高地阔的,只要不傻了吧唧自寻死路,以姐姐的道行,哪里去不得,哪里不自在。”

青丘旧主疑惑道:“白景都晓得照顾他人的心情了?”

貂帽少女神色认真,好像自言自语道:“天地悠悠,飘零久矣,此身原本不知愁,最怕万一见温柔。”

青丘旧主先是一愣,继而一惊,再赞叹道:“白景,没想到你在剑道之外,还能有此见解。”

谢狗神色淡然,摆手道:“不必惊怪,你们只是些翻书人,我却是即将著作付梓的写书人。”

青丘旧主认真思量一番,试探性问道:“是打算将万年之前的劫道经历,先记录在册,再编订成书,找书生帮忙校勘润色一番,售与山泽野修?”

谢狗满脸嫌弃,指了指她,“头发长见识短,尽会说些大煞风景的混账话。”

青丘旧主转过头,望向那座漂浮在天的雪白高台,喃喃自语道:“我也与那古巫一般无二,误以为这一遭能够见着‘那位存在’的人间转身哩。相信若是真见着了,我不会如何欣喜若狂,见不着,也不如道友那般悲哉恸哉,就是,就只是有些空落落的。”

谢狗嗤笑道:“周密有意打破旧天条,将你们全部放出来,本就是想着让你们来人间捣乱的。”

青丘旧主笑着摇头,“那就是你小觑周密了。”

貂帽少女不置可否,瞥了眼青玄洞那边,一跺脚,“这憨货。”

谢狗与那青丘旧主说道:“狐尾架桥。”

青丘旧主倒也照做了,抬起一条雪白狐尾,谢狗跃上狐尾,狐尾一甩,将貂帽少女抛向京畿猿蹂栈那边。

谢狗飘然落定,说道:“竹素,速速敞开心扉,稳住本命飞剑,你着了道了。”

竹素不明就里,仍是不问具体缘由,当真屏气凝神,照做了,立即将“三籁”之内的两把飞剑,收归于两处本命窍穴之内。

谢狗一抖袖子,短剑滑出,左手握剑,右手掐诀作剑指,飞快在竹素眉心几处连续敲击,再将短剑迅猛刺向竹素心口,剑刃虚化,毫无障碍没入竹素那座用以“摹拓”真言的人身洞府,硬生生剐掉那条水纹,只留下一层淡淡的痕迹,竹素眉头微蹙,哪怕有绞心之痛,身体始终纹丝不动。

谢狗拔出短剑,剑刃重新转为实物,右手摊开掌心,攒簇五雷,左手轻轻一抖剑尖,震落数条宛如鲜红蚯蚓之物,坠入掌心雷局之内,它们顿时被雷法炼化,呲呲作响,腥臭无比。

竹素道心大震。

谢狗挥挥手,驱散那股气味,瞪了一眼竹素,没好气道:“要不是发现及时,就要被那三院法主不知不觉鸠占鹊巢了,给它在你气府之内悄悄塑立神主,一两百年之后,你这副皮囊,就该是那白骨道人的一处山林别业!在那之后,你每次祭出飞剑‘三籁’,它就可以用飞剑作渡口,在你身内随便逛荡,终有一天,彻彻底底,反客为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