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和陶响打完赌,满心狐疑地率领大军朝南而去。陆逊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陶响如何在十日之内,攻破寿春城。
陶响等陆逊赵云两人走后。立即击鼓聚将。商讨攻城事宜。
众人到齐后,陶响率先发言。曹操,孙权皆非易与之辈。为了达成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避免夜长梦多,十日内必须拿下寿春。众人脸色大多变得惊讶万分,不明白陶响为何会下达如此太过勉强的命令。要知道,古代攻城,大多遵循孙子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孙子兵法又云:“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上下两文的意思,前句大概是进攻敌人的城池,需要五倍于敌的兵力。现在新汉大军数量和袁术军大致相当,甚至还略有不如。以不占优势的兵力,去进攻寿春城,怎么看也显得勉强。
孙子兵法后面一段话就说得更具体了:
进攻敌方的城池,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的事情。光是修造攻城器械,就需要三个月,填埋护城河,堆土攻城,又需要三个月。倘若将领犯了急躁的毛病,让全军压上,象蚂蚁一样,向城墙攀爬进攻,被敌军杀死杀伤己方三分之一的士兵,但却没有攻下城池,对己方而言,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了。
由此可见,古代人对进攻敌方的城池持多么懂慎的态度,更可以推断,进攻敌方城池需要多么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消耗多么漫长的时间!
况且,摆在面前的寿春城这个天下有数的坚城。面对灭国之战,在粮草充裕,兵力甚至是还略占上风的守军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说要考虑到士气低落的问题。
大家想不明白,为何战功赫赫,一向以多谋善断且冷静示人的陶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下达如此不合理的命令?难道是多年来征战天下,战无不胜的经历,让大将军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有的忠勇之士,甚至想不惜身首也要荐言,阻止陶响荒唐的闹剧。只是,大家一向沿习了徐州上下,后来扩展至新汉全境的对大将军的尊重和敬爱,让众人一时半会儿开不了口。
陶响见众人的表情,也略略把众人心头所想,猜知了一二。
当下,也不忙着解释。而是直接点将:“公与,元皓,术业有专攻,你二人乃吾新汉,乃至整个天下,最善于攻城拔寨的智谋之士,先说说吾新汉大军,该怎样攻城?”
三国时期,众星璀璨,谋士众多。但顶级谋士,却也不过双十之数。而其中,沮授,田丰两人,在两军相持,或者攻略坚城方面,可谓是属于当代最顶尖的存在。贾诩擅长“毒”计,郭嘉最善出“奇”制胜。诸葛亮则善阳谋,最擅布堂堂之阵,碾压敌人。余下众人,不提也罢。
后世晚清名臣,兵法大家曾国藩总结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和战法,有研究者认为是师从古人沮授和田丰的。攻城之战是典型的“结硬寨,打呆战”。曾国藩就是运用这套战法,攻占了太平军最重要的城市安庆,九江等。并为最终覆灭了太平军创造了条件。
而作为“结硬寨,打呆战”的鼻祖,沮授与田丰,在袁绍与公孙瓒的多次战斗中战而胜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最终袁绍大军兵围蓟县,攻破蓟县,公孙瓒身死族灭,更是“结硬寨,打呆战”战法的颠峰之笔。袁绍一跃而起,成为了天下间最大的诸侯。
袁绍功成名就后骄傲自满。不听沮授与田丰的良言,败给了曹操。田丰被恼羞成怒的袁绍所杀。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