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4章 晓琪(1 / 2)

虽然也有人犯疑惑,但还是不折不扣的加大了静脉灌注,再通过秦耕的微调,病人的血压竟然正常了。

或者说接近正常。

“多巴胺维持。”最近,秦耕对多巴胺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评估,这是非常好的血管活性物质,在机体活性方面有重大作用。

秦耕身边跟了3名主任医师,秦耕在看病人时,主任医师会和影子一样,紧紧跟在秦耕身边,这个时候你即便是嫌弃他们,他们也不会离开。

因为,主任医师的水平很高了之后,学习的机会真的难找了,像秦耕这样的大专家,不是祖宗积德了,你还根本没这样的机会。

所以,主任医师比一般的住院医师还更加上心。

他们赶紧记在心上,“多巴胺维持多少天?”

秦耕略微思索,说:“3到5天,根据病情而来,即便是十天半个月也没问题。多巴胺本身就是体内分泌的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物质,所以,在病情没有根本好转之前,可以大胆使用。”

跟在后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都感慨万千,哎,活学活用啊,医学生谁不知道多巴胺,但对多巴胺的使用,又有谁和秦耕一样能体会这样深呢?

也就是地上的石头,你的眼里它就是石头,丝毫的用处都没有,每天视而不见。

但是,在行家眼里,它就是宝贝,它是一块美玉,雕刻一下,也许,它就价值连城了。

邓飞宇主任医师忍不住开口:“秦教授,您对多巴胺这般深入的理解,真叫我们大开眼界。就像您说的,大家都知道多巴胺,可从没想到能运用得如此精妙。您是怎么做到对它研究得这么透彻的呢?”

秦耕微笑着说:“其实,临床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面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都是一次探索药物最佳应用的机会。在一次次尝试和观察中,自然就能发现许多书本里没有的细节。”

另一位在这里进修的德国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汉斯·洛特点头赞同:“是啊,秦教授。我们平时也按常规治疗,可就是缺乏您这种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同样是多巴胺,在您手里就成了挽救生命的关键。这差距,我们得好好追赶。”

秦耕摆了摆手:“大家都有丰富的经验,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去重新审视。医学是不断进步的,我们都得保持学习的热情。就拿多巴胺来说,后续还有很多研究方向,比如不同剂量下长期使用对身体其他机能的潜在影响,这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

主任医师们纷纷表示认同,眼神里满是对秦耕的敬佩。

另一名德国医生弗里茨·克勒说道:“秦教授,跟着您学习,我们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学无止境。以后还得请您多给我们讲讲这些临床用药的新思路,我们一定认真领会。”

秦耕微微笑了笑,谁说外国佬不拍马屁?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智商,有智商就知道拍马屁。当然,拍马屁是情商,情商高的人,拍马屁的能力就越强。

这时,护理部的一位资深护士给秦耕送来一杯浓茶,这是普洱今年产的新茶。

普洱的茶是好茶,新茶就更好喝,秦耕好这一口。

“好喝!嗯,茶,就是要新茶,新茶才好喝!”秦耕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