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主动投靠的,为了保命被动投靠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破城后,誓死不屈,选择自杀殉国等不投降行为的大明官员也有,但那只是少数。
就拿眼前的贺逢胜来说,在陈平安的强大威势面前,他早已没了往日朝堂上的威严与风骨,只剩下卑躬屈膝。
陈平安瞧着跪地的贺逢胜,心中满是不屑,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朝廷大员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关键时刻却如此轻易地背叛旧主,实在是令人不齿。
但陈平安也深知,想要顺利登基称帝,这些在官场浸淫多年、有着丰富人脉和政治经验的官员,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于是,陈平安大笑着起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贺逢胜面前,伸出手将他扶起:“贺尚书,果然是聪明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只要你日后能尽心尽力辅佐我,等我登基之后,高官厚禄自然是少不了你的。”
陈平安心里一边暗自咒骂着这些毫无骨气的官员,一边却不得不笑脸相迎。
毕竟,要想建立新的王朝,平稳地掌控局势,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
陈平安曾无数次绞尽脑汁地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保全大明朝现有国力,不破坏民生根基的情况下,实现平稳的王朝权力更迭。
可想来想去,脑袋都快想破了,陈平安最终得出结论:战争无法避免。
不过,陈平安也想到了保留王朝元气的最佳办法,那便是先直捣黄龙,一举攻破京城。
待拿下京城后,再对大明朝的旧臣们恩威并施,拉拢一部分,迫使一部分,让他们拥护自己登基称帝。
先造成建国称帝的既定事实,这样一来,新朝的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只有新朝的元气得到最大程度的留存,陈平安接下来的殖民全世界的野望才能实现起来更加轻松。
当然,大明官场早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陈平安肯定是不会再用那些官员的。
等陈平安当了皇帝之后,大明官场肯定是要全部推倒重建的。
像贺逢胜这种识时务者,即便内心厌恶,陈平安也得将这份情绪深埋心底,表现出一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姿态。
因为只有靠这些带路党们的相助,陈平安才能省去不少的麻烦,才能在大明朝的基础上,迅速把新朝给建立起来。
没当上皇帝之前,贺逢胜这些人还是有利用价值的。
面对陈平安的笑意相迎和礼贤下士,贺逢胜脸上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心中却五味杂陈,自己这便算是彻底背叛了大明。
可陈平安势大,京城眼看就要保不住了,为了家族的未来,也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贺逢胜也别无选择。
“谢陛下,日后臣定当为陛下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陈平安拍了拍贺逢胜的肩膀,重新回到主位坐下。
“贺尚书,你且说说,若本将军攻入京城之后,朱由检不肯禅位,本将军该如何处置?”
.......................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