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接话道:“陛下,可许以他们一些特权,比如减免商税、授予荣誉头衔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来会有不少人响应。”
崇祯思索片刻,微微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传朕旨意,户部尚书侯恂即刻着手筹备抚恤金。再派朝中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陈平安军中谈判,务必稳住陈平安,拖延时间。此次陈平安若肯罢兵,看在其为阵亡将士奔波的份上,朕饶他无罪。”
“并传令大同、宣府二镇,领半数兵力来援,以防万一。”
众大臣领命而去,崇祯皇帝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满是忧虑。
崇祯皇帝此刻为大明朝廷的外强中干所愤怒,随便一个武夫起兵,大明朝廷竟然一时之间无力镇压。
不仅如此,大明朝廷连一点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都拿不出来,还得需要去找商人们去筹集。
多事之秋,大明这艘在风雨中飘摇的巨轮,也不知还能否在重重危机中驶向光明。
户部尚书开始联络商议筹款事宜,礼部尚书贺逢胜则是被众人推举为谈判使臣。
贺逢胜在崇祯九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能成为礼部尚书的,基本上都是能言善辩搞外交的好手,虽说贺逢胜不怎么情愿干这种去谈判的事情,但大家都一致选他了,也就只能是他贺逢胜上了。
对于自己的安危,贺逢胜其实并不太担心,有句话说的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况且,陈平安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个时候,无论是崇祯,还是朝廷诸公,对于陈平安的公然起兵,其实还都是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的。
陈平安平时一贯的好说话,会做事,给众人释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在众人看来,陈平安不就是想要抚恤金吗?只要把抚恤金给到位了,再安抚一番,事情也就能轻易解决了。
然而,信息的不对等,让众人根本不明白陈平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们哪里又能知道,陈平安从一开始,觊觎的就是皇帝那个位置。
崇祯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刚被选出来当使者的贺逢胜坐着马车立马就出了北京城。
出使这种事情,不能耽搁,得尽早把陈平安给安抚下来才行。
在路上跑了两天,崇祯九年大年三十傍晚,坐着马车快马加鞭赶路的贺逢胜,在赶到天津城附近的时候,忽然得知了天津城已经被陈家军攻占的噩耗。
贺逢胜出北京城那会儿,京城那边也才刚收到沧州求援的消息。
这尼玛,自己才从北京城刚出来两天,怎么天津竟然就被陈家军给拿下了?
.................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