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又是不搞补给点了,又是撤军的,搞的朝鲜的官员们挺不适应的,纷纷请求陈家军先别急着撤军。
毕竟,鞑子这次离开没多久,万一再回来咋办?
陈平安假装为难了一番,最终答应让撤回的赵大牛,带着两万骑兵队伍暂时在平壤驻扎一段时间。
陈平安自己则是带着陈家军的大部分步卒,暂时先撤回汉城。
鞑子被明军赶出鸭绿江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了汉城。
陈平安回师汉城的时候,朝鲜王李倧带领朝鲜的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凯旋的大明军队。
陈平安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鲜亮的盔甲,威风凛凛地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
看到朝鲜王李倧率领百官迎接,陈平安赶忙下马,快步上前,脸上堆满谦逊的笑容。
李倧激动得眼眶泛红,紧紧握住陈平安的手,言辞中满是感激:“陈将军此次大恩,朝鲜上下没齿难忘。若不是将军及时相救,我朝鲜恐怕已生灵涂炭。”
陈平安客气回应:“朝鲜王客气了,大明与朝鲜乃兄弟之邦,唇齿相依。此次击退清军,是我等共同的功劳。”
李倧哈哈一笑,心中大赞大明不愧是礼仪之邦,看人家陈家军这话说的,多漂亮,明明打退鞑子都是陈家军自己的功劳,但人家陈平安还不忘给他们朝鲜人脸上贴金,这陈将军,真是个大好人啊!
宾主尽欢,二人携手入城,汉城百姓夹道欢呼,欢呼声此起彼伏。
道路两旁摆满了鲜花和酒水,百姓们纷纷向明军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回到汉城后,陈平安住进了专门为他准备的府邸。
当晚,李倧在王宫大摆庆功宴,犒劳明军将士。
宴会上,歌舞升平,朝鲜的舞姬们翩翩起舞,身姿婀娜。
李倧端起酒杯,向陈平安敬酒:“此次多亏陈将军,我朝鲜才能重获安宁,不过,鞑子虽然被驱逐,仍有随时进犯可能,还望陈将军多在朝鲜盘桓一段时间。”
陈平安:“殿下,我十万大军每日所耗甚多,不可在朝鲜多待,明日我便打算收兵回大明。”
李倧闻言,大惊:“陈将军,这怎么行,还望陈将军能多留在朝鲜几个月,大军每日所需粮草供应,都由我朝鲜负责,无需陈将军担心。”
陈平安:“殿下有所不知,粮草只是大军消耗之小头,我这十万陈家军每月军饷都得需要二十万两白银,这次远征,每人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远征补贴,这就是每月40万两白银。”
“我大明军队,每在朝鲜多待一天,所需消耗都是甚巨,还望朝鲜王体谅。”
李倧:“......”
好吧,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月消耗物资其实也就不到十万两银子而已,朝鲜王自认还是能供应很长时间的,但这要是再加上军饷和远征补贴的话,李倧表示很肉疼。
但,就这么让陈家军走了的话,李倧又担心清军会再杀一个回马枪。
思来想去,李倧想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陈家军在鸭绿江边境线少量驻军一段时间。
十万大军养起来虽然肉痛,但养个一两万大明军队,李倧觉得朝鲜在这边还是可以养得起的。
...........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