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战事焦灼
后世对斯托雷平的评价毁誉参半,支持斯托雷平的人认为斯托雷平是可以载入俄国历史史册的、改变了俄罗斯帝国国家历史进程的改革第一人。
反对斯托雷平的人则认为斯托雷平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因残酷迫害反对者而博得沙皇信任的黑帮奸党。
有意思的是,即便讨厌斯托雷平的人,也不否认斯托雷平对俄罗斯帝国做出的贡献。
所以乔治可以认为,似乎是因为斯托雷平的改革触犯到某些人的利益,所以他们才讨厌斯托雷平。
巧了。
在圣彼得堡,讨厌乔治的人也不少。
沙皇和乔治之间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源于圣彼得堡大公们对乔治的污蔑。
神奇吧,圣彼得堡最讨厌乔治的,不是那些因为自身错误被乔治惩罚的人。
而是来自乔治致力于维护的统治阶层内部。
这也正常。
对于维特和斯托雷平来说,乔治和大公们都是王室成员,他们之间的争斗,只要不危害到帝国——
或者说不至于到动摇帝国统治根基的程度,随便。
对于大公们来说,乔治却是阻碍他们获取利益的最大障碍。
如果沙皇意志坚定,对乔治的信任不可动摇倒也罢了。
偏偏沙皇和尼古拉都是耳根子偏软的,于是就三人成虎。
乔治无所谓,甚至连失望的情绪,现在都没有多少了。
去年乔治确实对沙皇挺失望的。
回到海参崴之后,乔治逐渐开始理解沙皇。
大公们对于沙皇来说,就像米哈伊尔之于乔治。
身为乔治的舅舅,米哈伊尔的利益和乔治高度绑定,所以米哈伊尔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在根本性的问题上,米哈伊尔是不会背叛乔治的。
其他人则不好说。
米柳京跟乔治的关系够好了,亦师亦友,对乔治的帮助也很多。
但是在很多问题上,米柳京的态度还是更偏向圣彼得堡,而不是全部从海参崴的利益出发。
比如在火炮的问题上,米柳京就认为,乔治应该将管退火炮的技术上交,或者出售给帝国,让军方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换火炮。
米哈伊尔在这个问题上就很坚定。
乔治并没有漫天要价,给军部开出的价格,是在成本基础上增加一部分合理利润,最终价格比军部从帝国直营兵工厂订购的价格还要低一些。
所以既然军方连这个价格都无法接受,那么纵然乔治将管退火炮的技术上交给帝国,军方也用不上最先进的火炮。
不能说米哈伊尔和米柳京谁对谁错。
虽然米哈伊尔也曾在帝国陆军服役。
但米柳京当了20年的陆军大臣,对帝国陆军的感情,肯定比米哈伊尔多一些。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阿穆尔向帝国陆军让渡利益的理由。
如果都这样,那谁还会主动投资研发技术呢?
除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所有权之外,斯托雷平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和乔治也有分歧。
斯托雷平的家族庄园位于立陶宛境内,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是由较为先进的家庭私有农场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所以斯托雷平认为,家庭私有农场的经营模式,优点多于俄罗斯帝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宗法村社制度,以及阿穆尔的大农庄制度。
“单纯就劳动积极性而言,家庭私有农场的效率,确实是比大农庄高一些——”
乔治不涉及宗法村社制度,只说阿穆尔的大农庄。
“但是在整体协调,以及物资调动、资源配置上,大农庄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乔治和尼古拉在圣彼得堡还嘲笑日本人抢米来着。
俄罗斯帝国的抢米事件,和日本相比一点也不少。
甚至比日本更多。
俄罗斯帝国的工业比日本更发达,所以工人数量远比日本更多。
日本抢米是因为去年农业歉收,日本米商又囤积居奇,所以引发抢米事件。
俄罗斯的粮商难道就忧国忧民,有钱不赚,粮食丰收的时候高价收粮,保证农民利益;然后在粮价高企的时候低价售粮,平衡物价?
别搞了,俄罗斯帝国那些希伯来商人,比日本米商干的更过分。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