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没有赞扬老伯父有多么多么的舍生取义,但后辈们都知道,这位老伯父是全族人的救星,他永远都将活在全族人的心目中!
皇上,有道是,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飞雪,困厄于荆棘,胡大人的确大逆不道违悖皇上,似乎已形成一种习惯。
但下民总觉得他像极了下民家乡的老伯父一样,他不是出于私心,是出于公心,为众人着想,胡大人更甚,是为大宋朝廷为国家着想。
他孤胆直谏,敢不与众人同流,坚持自己的意见,直至以身殉道,这种为人处事风格,下民敬仰。人死为大,人来世上,身死那一刻,所有的是与非、功与罪,便都随风而逝了,不再殃及到他人了!
胡大人生前荣誉,胡氏家族官员以及胡氏读书子弟,皇上最终如何处理,下民相信皇上圣明神武,皇上无论如何降旨,都自有一番圣意,岂是下民能随便揣度,妄加评判的???!!!
下民身为一介山野之民,目光见识短浅,不谙国家大事,只能以人之常情看待今日船上之事,旦有偏颇,万望皇上恕下民无知妄言之罪……。”
杨云侃侃而谈,说到最后,本想替胡安国求情,人死为大,人死万事休,况胡安国又是公心系国,怎能因为直谏方式不当,就要剥去爵位,还要牵罪于其族人?这未免令人心寒。
但转念一想,有些话只能是点到为止,切不可太直白于皇帝与众人,毕竟自己只是个惶惶蚂蚁般的小秀才,朝廷之事,自己也像个公卿大臣一般高谈阔论,直抒己见,这样的话,怕是不但起不到劝谏作用,反而还会让自己容易变成一只出头鸟,容易遭枪打……。
徽宗皇帝智高,与智商高的人讲话,点到为止便可。
果然杨云话一说完,徽宗皇帝已是明了杨云深意,正色道:“爱卿以乡事而曲谏朕,你地意思,胡文定公心为国,虽方式不得当,但发心终究是好的!
好一句人来世上,身死的那一刻,人死为大,所有的是与非、功与罪,便都随风而逝了,你地意思是在变相地劝谏朕,朕应收回先谕,胡文定其族官员与读书子弟,应当免除一切应有惩罚……?
胡文定以三朝老臣自居,事事搏谏臣美誉,每议事,屡与朕以及朝廷大多数大臣持反对意见,自认为鹤立鸡群,满朝之中都是不明不忠,唯有他是对朝廷忠心无私,且所议符合国法礼制…………。
凭心而论,朕知他一心为国,大公无私,但胡文定旦有谏言,事事都不依不挠,置朕于难堪,朕削他爵号,罚他族人极其子弟,是要天下读书人知道,忠君为国是好事,但切莫要像胡文定那样,事事都认为他自己是最正确的,固执到冥顽不灵,有碍朝臣和睦。
罢了,今爱卿一曲谏,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前能跑马,朕身为一国天子,当能纳四海之谏,方能治理好天下,朕就纳你曲谏,收回先谕,不削胡文定封爵,不牵罪其家族与子弟,但胡文定仍要接受一定惩罚,其灵体准予在京停留三日,三日后务必令其家人携官回乡。
这一点惩罚也不是朕薄情寡义!君臣相处,终究要有个本分,天下谏臣,若都像胡文定一般,动则以死相谏,朕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书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