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本网>穿越小说>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175章 年轻一代的种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 年轻一代的种子(1 / 2)

“你过来啊!”

“你过来啊!”

“有本事你过来!”

“有本事你过来!”

是夜,雒阳城南平城门外,正发生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冲突”。

冲突双方一人骑在马上,手持马鞭,居高临下;另一方原本叉着腰立在地上,后面干脆敞开了双腿坐在席上。

姿态一个比一个嘲讽。

“有能耐别学我说话!”

“那你倒是过来啊!”

但与他们言语、姿态不同的是,两人之间实际上的行动却很克制,或者说没有行动,全是嘴炮。

望着嚣张的庞统,袁耀嘴上丝毫不认输,心中暗暗思量——“你真当我真蠢呀,我要是被你激怒,过去打你,那岂不是成了我的过错了?”

那样就算他今夜爽了,回去之后也一定会在他父亲那里吃大亏:身为廷尉卿之子竟然不懂法?

而那时袁耀倘若敢反驳一句他知道,那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庞统见对方不上套,他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自不可能主动动手,不然那些小吏都没法帮他了。

很快便有人看不下去了,袁耀身边一个骑马的人不满于庞统的作态,说道:“此僚如此无礼,让我替兄教训一下他!”

袁耀一听,不顾还在和庞统对喷,抽空回头道:“你傻吗?没看到那些小吏差役就等着我们主动动手吗?”

“便是枷锁上身,也要为兄出这一口气!”

袁耀皱起了眉头:“因动怒而不惜身,这是匹夫的作为。今日不过小事便冲动如此,以后如何做大事!”

趁着袁耀教训小弟的机会,庞统也歇了歇,还有时间喝上徐庶递来的一碗水。

“士元,可要歇歇,我来接替你?”

庞统摇头道:“元直还是好好养精蓄锐,要是对方真犯蠢冲过来,还要靠元直救我呢!”

徐庶闻言握紧了腰间的剑,道:“些许纨绔,不足为惧。”

他在拜师之前,可是个名扬乡里的游侠。

随后徐庶便听到了袁耀教训小弟的话语,不禁说道:“未曾想,这雒阳的纨绔竟也与旁处不同,听起来还有大志向呢!”

徐庶的话并没有压低声音,袁耀也听得分明。

他当即不满地说道:“我自有大志,不似尔等,一看就是蝇营狗苟之辈。”

徐庶立刻反唇相讥:“我从未见有大志者睚眦必报,手段还如孩童一般……幼稚。”

“你!”袁耀终于被激怒了。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他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来找麻烦,除了因为被差役关押过丢了脸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父亲对他的训斥责罚,他觉得自己很无辜——父亲看不起差役庶人行,他不行?

就凭他父亲是廷尉卿吗?

这回,见袁耀真的怒了,轮到他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劝说了。

“好了!”听到同伴的劝说,袁耀心中更怒了,“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已经吃过这些小吏差役的亏,焉能如此无智?”

见袁耀心中有数,他的同伴们又开始了吹捧。

直把坐在茶摊旁的几人看得腻味不已。

袁耀也知道今日有这几人的阻止,他是难以安稳的制造噪音了,干脆问道:“鼠辈,尔等可敢报上姓名?”

徐庶却丝毫不惯着他:“对于无礼之人,告知姓名岂非辱没?”

……

很快,双方又开启了另一轮嘴仗。

只是相对于庞统,徐庶许是经验丰富,在阴阳怪气上面可要胜过袁耀多了。

但袁耀到底保存着理智,始终没有真的动手。

立于城头之上的刘辩与关羽将这一切收入眼中。

同是权贵子弟,有的人满腹经纶,立志要治国安民,但有的人却胸无笔墨,只知整日浪荡。

刘辩说道:“原本看着袁耀只是个纨绔子弟,不想他还有些脑子。”

关羽听了,一时不知道刘辩是不是在夸袁耀。

不过单就看袁耀今晚的扰民之行,他便已经对袁耀没了好感。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关羽初心不改。

关羽问道:“陛下,可要管上一管?”

刘辩道:“我见方才已经有人回去应当是找孔明了,看看孔明的应对吧。”

“不过,朕瞧着与袁耀相讥的那几人表现得倒是很不错。”

说话间,已经有人回报,将那几人的身份探查清楚了。

这下,刘辩的兴趣更浓了。

他对着关羽说道:“着安东安南两位将军而来,皆一时俊才。”

关羽认可道:“方才见他们皆无畏惧,的确是一时之选。”

不过关羽心中想着,这些人能够跟安东将军和安南将军搭上关系,出身应当不俗,对这些人的欣赏反而不如最初不知道他们身份的时候了。

而且,他也因此想到了兄长刘备。虽然安东和安南都回来了,但身为安西将军的刘备却依然留在了南中,与此同时张飞与徐晃仍在西域还未归来,虽然早就接受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但心中还是难免怀念。

关羽并不擅长掩藏情绪,而刘辩自也觉察到了这些。

他说道:“南中不同于荆扬,其中蛮族众多,而且在玄德前往平乱后,近两年便没再生过乱,一旦缺乏有威望者镇守,恐会生变。”

关羽立刻答道:“为国家效命,本是我辈职责所在,儿女情长,不足为虑。且志向一致,情同意合,便是远隔千里,又有何妨?”

“不过益德坐镇凉州多年,今又西出西域,不过月余便会回京述职了。”刘辩说着,眼见着关羽面露感动之色,他补充道,“云长莫要误会,益德与公明在西域立下大功,回京本是应有之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书本网